相信宮崎駿的作品大家都很熟悉,那是比去文具店抽皮卡丘玩偶更古老的回憶
大部分沒看日本動漫的朋友們對動畫的印象就停留在那個階段了: 充滿冒險、富有無限想像的世界。
直到大學接觸了水準參差不齊、牛鬼蛇神的動畫片,才真正了解到宮崎駿真的是日本動畫界的一股清流
看過了無數賣肉,男角隨便走在路上都可以撞倒女生使之內褲滑落的垃圾作品的我深深這樣感覺
但是在<霍爾的移動城堡上映>後,我匆匆的進戲院觀賞後,卻是大失所望。 說不出哪裡不滿意,當時我也只能默默思考是否自己已經超過了看卡通的年紀,無法再被種奇幻題材所感動...
然後中間又出現了<地海戰記>、<崖山的肥妞>、<借物少女>等作品,也不知道是Gibli還是他兒子誰才是真正的負責人,反正就是沒動力去看!
(這種妖怪一樣的東西...怎麼會想去看?)
就在我要遺忘這位大叔的前夕...
(說真的 只有我會把他跟桑德斯上校搞混嗎?)
突然出了這部<風起> 在描寫零戰戰機的設計師堀越的生平故事,
聽起來無聊斃了。
好像之前有一部<八田與一>的卡通,在講一個水庫的工程師的生平...這種影片在discovery播我都不一定想看...
好吧,我承認造零戰比造水庫要帥氣許多,加上又有宮崎駿加持,我就甘心受騙一次吧
抱著這種心情進電影院觀賞....
沒想到被這片深深的打動了!
他完全把一個『人』的悲歡,不加偏見的描繪出來,不論這個人是真的堀越還是只是宮崎幻想出來的堀越
他都賦予了這個角色豐富的人性,把此人一生呈現在觀眾眼前。
特別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這位一生打造童話夢幻王國的大人物,最終之作沒有用極華麗超現實的作品來讓後人緬懷,
而用這平淡的故事,讓一切回到平常人對於「夢想」的追尋。
故事的開頭就是從主角堀越二郎睡覺做夢當作開頭~
在夢中搭著自製的小飛機出發,優遊的飛翔了一陣子後,遇上奇怪的怪物飛機,準備要做什麼對抗舉動的時候才發現
他的視線是模糊的...
堀越對自己從小近視這點耿耿於懷,甚至做夢都忘不了這個事實,
作者多次暗示堀越把近視這件事情當作一個很大的傷痛;
有一段他跑上屋頂去看流星,妄想著可以用這種偏方來治好近視眼。
主角後來習慣性的作夢和自己的偶像---當代義大利的飛機設計家卡普羅尼來對話 :
與其說是作夢,不如說主角在沮喪或者困惑的時候,會去想 :這時候卡普羅尼會怎麼做? 然後用夢境的方式表現。
很多人在童年應該有相似的經驗,也就是『想像朋友』這樣的事情
這個設定讓我想起同樣是宮崎駿的作品<心之谷>用了貓男爵這個角色來達成類似的目的。
夢中的卡普羅尼告訴堀越二郎,他自己也不會開飛機,所以堀越不該為了近視眼而放棄設計飛機的夢想
其實就是堀越本身決心追求這個目標了,無論有多少困難都要前進!
轉眼到了主角在火車上第一次跟未來的夫人-- 里見菜惠子相遇的片段
過程未免太浪漫了一點, Le vent se lève! ... il faut tenter de vivre!
隨即發生了關東大地震,
主角很淡定的幫助了里見的隨從混亂中回家,然後很淡定的離去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這段的心得是....
就算在古代日本,講外語就是潮
把妹就是要用外語。
接著就是主角如何在學校奮鬥、進入公司的表現,取得上司的信任、和同事間的互動等等
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聽到很多人反映說很無聊,或者沒重點、不夠連貫等批評...
但我卻很喜歡這種真實的片段。這種"無聊"的時光佔據人生大部分的時間,如何把它描寫的生動就考驗作者的實力了。
插個題外話,像紅樓夢在文學界的地位特別高的一點原因為他把『無所事事』寫得非常生動,這點是很困難的。
比每天走在路上都會遇到妖怪要來吃你師父的肉這種劇情難寫很多。
工程師的生活一定是枯燥乏味的,漫長的時間裡極少有令人興奮的消息
每個人的一生也都是如此;如果我們把生命中有趣的事情拿來當演講稿,我懷疑能不能撐過30分鐘?
事實就是這麼悲哀... 看人物傳記的電影,幾乎都是乏味的。 拿<鐵娘子>、<王者之聲> 這幾部大作來說
激情,是非常短暫的。 而這兩部作品能撐過那麼長的撥放時間,有個關鍵就是那裡面的主角跟無數的過場角色都有互動、對話
觀眾可以藉此更加了解柴契爾夫人或者喬治國王的個性,以及面對不同人物的反應
但堀越是工程師,他與人的互動時間比起<鐵娘子>中的柴契爾夫人,根本微不足道。
我們這些平常人也是如此,每天重複著枯燥乏味的日子...
作者用真實,平鋪的手法從日常生活表現了堀越的個性:低調沉穩,默默把事情完成,沒有一絲浮誇
同時堀越的設計理念又非常非常的前衛。和它的同袍相比,他沒有去追求先進國家(德、義)的設計風格
而是回歸到自然,如用鯖魚骨頭排列方式去找出飛機骨架的靈感
這剛好符合當時日本工業環境,怎麼說呢?
雖然我們的歷史課本老把明治維新說的多強大多強大,但充其量那是跟亞洲大部分的失敗國家來比。
拿日本的工業水準去比較歐洲列強,其實還是差了一大截。尤其是冶金、發動機這種必須大量時間經驗累積的技術更是日本的弱點
若堀越一味追求如同片中德國制造的那種鋼鐵大怪物,日製的發動機恐怕很難支撐,這樣的設計必定胎死腹中。
堀越受到上司肯定,被送去德國觀摩,認識到了當時世界頂尖的航天技術
堀越不斷與他的同事討論日本社會的現象,當中有一段我特別有感觸:
大意是說,日本這麼貧窮,卻沒把預算花在社會福利或者經濟建設上面,反而投資去做軍事武器,想在這方面超英趕美
身為飛機設計師他們因此受惠,卻有些不安感
我想到現在的中共也是如此: 國內貧富差距懸殊、食品安全低落、各種污染都很嚴重、政府貪腐成性、公共建設品質落後
然後他們不斷的把資源去開發飛彈、建航母、上太空、造些沒意義的高樓等等這種虛榮性的產品,對人民有任何好處嗎?
現在的中共和1920左右的日本有這麼多共通之處,卻也受其傷害最深,想來實在諷刺
消失已久的女主角菜惠子重新登場
非常突兀的,沒有預告的出現。堀越感覺上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女生是見過的
我特別愛這種描寫方法
它像是一個人在回憶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往往前因後果的印象是模糊的,只記得被感動的那一刻
接下來的場景換到菜惠子與堀越在一個渡假山莊之類的地方
看著她畫畫,到森林中聽她傾訴告白
每天堀越到陽台下向菜惠子求愛
過的無比快活的日子
還認識了一個神祕的德國男子,吃菜魔人卡斯特魯普,在一個晚上向堀越搭話,並且預言德國以及日本走向戰爭擊毀滅的命運
把這段溫馨、夢境般的日子突然拉回現實,讓觀眾想起這個時刻恐怕日本在亞洲各地正深陷侵略戰爭之中,與堀越美好的處境正好對比
於是夢醒了,堀越發現自己的愛人患了當時的絕症---肺結核,不得不離開他身邊去山上做隔離治療(應該是當時的療法)
然後自己事業發展也不是那麼順遂
眼看自己的夢從空中重重的跌落,淪為廢鐵,此刻是什麼心情?
而命運終究殘酷
這對戀人都被迫向命運低頭,在某種程度下『妥協』了自己的夢想
為什麼這樣說?
堀越二郎無奈的幫軍方打造戰機,而非原先單純的"美麗的飛機" 這個目標
在一次研討會中,他闡述了一個很新穎的設計,但發現這個設計會讓飛機失去平衡
他說出『只要把機關槍拿掉就可以解決了』
一句話道出多少無奈?
隨之而來的滿堂大笑,更顯得悲傷
菜惠子答應堀越的追求,但條件是讓她好好養病,以後才能走的長久。 這表示菜惠子想的是兩人的後半輩子可以彼此扶持,也許想著能兒女成群,享受天倫?
可以一直待在堀越身邊鼓勵他、陪伴他。 人算不如天算,她終究不敵病魔。 在意識到她不可能康復,不可能陪伴堀越到老、不可能替他養育子女
她選擇了把握僅有青春年華,離開療養院,把最美好殘存的生命獻給他。
在結婚之夜,菜惠子的面容透露的,是絕望。
有哪個女孩願意這樣屈就鄉下的小房舍中,只有兩個素未謀面的人作證婚?
最後在堀越二郎完成了巔峰之作 : 九試單座戰鬥機
菜惠子才放心的離開,孤身回到山中的療養院等待大限到來。
劇中埋了很多伏筆卻沒有多做說明,像是在德國參訪的某個夜晚,堀越在路上碰到了一群德國人鬼鬼祟祟,表情凝重地集結,貌似要去打家劫舍
(原本猜測是水晶之夜,但對比一下時間好像不合)
或者堀越在公司受到日本軍方情報部門的調查
亦或者堀越在山莊認識的德國人卡斯特魯普匆忙的逃離
這些都沒有交代後續發展,因為這對堀越的人生一點也不重要
他也許只把這些事件當作奇談,也沒有在深究
對他重要的時刻,是 :
在一個夜晚,拿蛋糕給路邊挨餓的小孩,
在火車上替他抓住帽子的菜惠子,
上司黑田在大雨中,撿拾試飛失敗的殘骸 (這張圖一直找不到)
菜惠子結婚夜所穿的衣裳
還有, 試飛前的堅定
一台飛機的成敗,背負了多少人的心血?
這樣的描寫更讓觀眾可以明白這個故事是在講堀越的生命
大時代的波折既不是他能掌握也不是他所關心的。
整部作品的圍繞的堀越對於夢想這件事的執著,沒有太多起伏,沒有灑狗血的曲折離奇故事發生,可以說是簡單平鋪直敘的故事
也因此平易近人,打動我這樣的凡人
後記:
以電影的角度來看,<風起>很合我的喜好
但還是要提,我很受不了日本把自己描繪成戰爭的受害者,或者無力的旁觀者
不論宮崎駿怎麼樣用各式的暗示來說明堀越並不想製造戰爭機器,但他還是選了這條路
他成為了侵略者的幫兇,設計出日本皇軍的殺人利器,
而且他從頭到尾是知情的
今天戰爭的加害者把自己的不幸與悲傷大肆宣傳
又有誰來替那些受害國家弔唁?